工程技术学院新

12
当前位置: 首页>>师资队伍隐藏栏目>>正文
工程技术学院教师风采-孙强
2023-06-10 15:06  


一、个人简介



孙强,男,1983年9月出生,汉族,中共党员,工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,电气工程系书记。天津市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,天津市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,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,天津市“津科帮扶”咨询服务专家,天津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,IEEE会员。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/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,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其中SCI收录10余篇、EI收录20余篇,国际会议受邀报告3篇;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,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。

二、工作学习简历

2017/03-至今: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,硕导/电气系书记

2012/09-2016/12: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,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,博士

2010/05-2012/08:西门子公司研发中心,电力电子研究员

2003/09-2010/03:天津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,电气工程,本、硕

三、教学工作

《电路原理》、《电力电子虚拟仿真技术》、《农村微电网》、《开关电源技术》、《电力系统仿真》

四、主要研究领域或方向

研究领域: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控制科学与工程

研究方向: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、分布式并网发电技术、电机控制技术

五、主要奖励/荣誉

[1] 天津市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,天津市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;

[2] 天津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,天津市“津科帮扶”咨询服务专家;

[3] 科研成果获天津市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发明成果二等奖;

[4] 教学成果获天津市“三全育人”优秀教学案例成果;

[5] 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》(EI源刊/卓越计划)优秀学术成果,并获优秀作者奖;

[6] 《高电压技术》(EI源刊/卓越计划)连续5年优秀审稿专家奖;

[7] 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设计大赛华北区一等奖、全国三等奖;

[8] 天津农学院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竞赛一等奖,课程思政方案设计竞赛一等奖;

[9] 天津农学院连续5年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,天津农学院优秀共产党员,天津农学院十佳班主任;

[10] 指导电子信息专业、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10名;

[11] 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项,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0余项。

六、学术及科研成果

Ø 主要科研项目

[1]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,“计及规模化农场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双向功率变换器控制系统研究”,项目编号:19JCTPJC56600,时间:2019.10-2020.09,主持。

[2]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,“智慧农场中分布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优化控制及其稳定机理研究”,项目编号:2020KJ093,时间:2021.01-2022.12,主持。

[3]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,“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背景下天津市光伏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研究”,项目编号:17ZLZXZF00960,时间:2017.10-2018.09,主持。

[4]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,“果蔬大棚5G+AI边云融合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”,项目编号:23ZYCGSN00410,时间:2023.04-2025.03,主持。

[5]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“以培养应用型卓越电气工程师的电力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”,项目编号:201902310001,时间:2020.01-2021.06,主持。

[6] 横向技术开发课题,“高精度大功率直流电源系统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”,62万元,项目编号:TNHXKJ2021051,时间:2021.01-2021.12,主持;

[7] 横向技术开发课题,“三相AC/DC双向变换器的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”,64万元,项目编号:TNHXKJ2021075,时间:2021.01-2022.12,主持;

[8] 横向技术开发课题,“基于阈值功率计算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效率优化控制方法/电动汽车增程器优化控制方法”,30万元,时间:2023.01-2026.01,主持;

[9]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,“考虑多参数影响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”,项目编号:18JCTPJC65700,时间:2018.10-2019.09,第二;

[10]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,“智能交通超高频RFID电子车牌发卡器开发设计”,项目编号:20YDTPJC01350,时间:2020.10-2022.09,第二;

[11]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,“农科类高校电气工程专业课程集群立体化建设”,项目编号:171006107C,时间:2017.06-2019.05,第二;

[12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“典型功率变换器故障预报与诊断机理研究”,项目编号:50977063,2010.01-2012.12,参加。

Ø 近年代表性论文(* 通讯作者

[1] Qiang Sun, Yongli Miao, Lingzhi Zhao, et al. Study on LCL-Type Grid-Connected VSC Based on Optimized Active Damping With NBPF for SMES System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, doi: 10.1109/TASC.2024.3420329.(SCI&EI双检)

[2] Qiang Sun, Shasha Wang, Jifei Du, et al.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ulticonductor Cable with Distributed Parameters for Electromagnetic Application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, doi: 10.1109/TASC.2024.3446282.(SCI&EI双检)

[3] Qiang Sun, Haiying Lv, Shasha Wang, et al. Optimized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of Lithium-Ion Battery in SMES/Battery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, doi: 10.1109/TASC.2021.3091119.(SCI&EI双检)

[4] Qiang Sun, Shasha Wang, Shuang Gao, et al. A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Approach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 Based on the Optimized Metabolic EGM(1,1) Algorithm[J]. Batteries, 2022, 8(12), 260: 1-24, doi: 10.3390/batteries8120260.(SCI&EI双检)

[5] Qiang Sun, Haiying Lv, Shasha Wang, et al. Optimized Control of Reversible VSC with Stability Mechanism Study in SMES Based V2G System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, doi: 10.1109/TASC.2019.2891822. (SCI&EI双检)

[6] Qiang Sun, Haiying Lv, Shuang Gao, et al. Electro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ri-Axial HTS Cables Based on PEEC Approach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, doi: 10.1109/TASC.2018.2890656. (SCI&EI双检)

[7] Qiang Sun, Kexin Wei, Chenghai Gao, et al. An inductance voltage vector control strategy and stability study based on proportional resonant regulators under the stationary αβ frame for PWM converters[J].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, 2016, 16(3): 1110-1121. (SCI&EI双检)

[8] Xiaoyuan Wang, Haiying Lv, Qiang Sun*, et al. A proportional resonant control strategy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s[J]. Energies, 2017, 10(2), 204: 1-16. (SCI&EI双检)

[9] Haiying Lv, Lei Zhang, Qiang Sun*, et al. An Improv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Rotor Position Observer Design Based on Error Harmonic Elimination[J]. Machines, 2022, 10(8), 633: 1-19.(SCI检索)

[10] 孙强,魏克新,王莎莎,等. PWM变换器在矢量旋转坐标系下比例谐振控制策略及其鲁棒性设计[J].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16,36(5):1344-1356. (EI检索)

[11] 孙强,魏克新,王莎莎,等. 计及PWM变换器传输线分布参数模型的宽频建模机理研究[J].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16,36(15):4232-4241. (EI检索)

[12] 孙强,王莎莎,魏克新,等. 采用比例谐振调节器的三相VSC控制系统稳定性研究[J]. 高电压技术,2016,42(10):3147-3155. (EI检索)

[13] 孙强,王莎莎,吕海英,等. 基于高频电力线模型的整流器传导干扰分析与验证[J]. 高电压技术,2017,43(4):1386-1392. (EI检索)

[14] 魏克新,孙强*,冯金钊. 采用DSP的三相整流器开关频率控制算法[J]. 高电压技术,2009,35(11):2853-2857. (EI检索)

[15] 魏克新,孙强*. 高效可逆变流器的自动定时控制算法[J]. 电网技术,2009,33(16):49-52. (EI检索)

Ø 授权发明专利

[1] 孙强,张伟玉,吕海英,等. 基于阈值功率计算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效率优化控制方法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1710251006.X,已授权)

[2] 孙强,吕海英,张伟玉,等. 电动汽车增程器优化控制方法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1710535437.9,已授权)

[3] 孙强,高成海,李江. 并网变流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1511032905.8,已授权)

[4] 孙强. 变流装置的电抗器的设计方法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1110438051.9,已授权)

[5] 孙强,高成海. 有源阻尼LCL滤波器、有源阻尼控制装置、方法和系统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1511033872.9,已授权)

[6] 孙强,高成海. PWM变流系统的IGBT开关瞬间浪涌抑制装置及方法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1710135847.4,已授权)

[7] 魏克新,孙强,郭志强. 基于VC的ADO技术高速并行通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0810154724.6,已授权)

[8] 李江,高成海,孙强. 滤波器调制方法、采用该方法的滤波器及逆变器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1410005341.8,已授权)

[9] 陈彬,李江,孙强. 用于直流串励电机的控制装置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电机. (发明专利,申请号:201310632956.9,已授权)

七、联系方式

通讯地址: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,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

邮编:300392 电话:022-23781290

E-mail:sunqiang@tju.edu.cn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