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技术学院新

12
当前位置: 首页>>党建工作>>理论学习>>正文
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
2020-05-12 10:47  

近一段时间,中央多次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。“新型基建”一时成为高频词,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。不少地方跃跃欲试,抓紧布局。其中,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尤其亮眼。  

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既涵盖了传感终端、5G网络、大数据中心、工业互联网等,也包括利用物联网、边缘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对交通、能源、生态、工业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改造升级。相比其他类型“新型基建”,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全新的数字化技术体系,不仅立足于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,以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为依托,而且通过新技术的产业应用,催生出大量创新业态,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,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。  

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将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。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,能促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支撑新型服务业和新经济。比如,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工业互联网的支撑,水、电、气等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提升需要城市物联网的支撑。  

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将为新一轮扩大投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比如,5G建设不仅直接推进了通信网络设备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业发展,还拉动了智能交通、智慧城市、智能家居、智能制造及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,促进产业生态系统更加丰富。  

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将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提供强大动力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传统基础设施的土地、资源要素需求相对不强,更加着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应用场景、资本及人才等高级要素的投入。贵州、宁夏等西部省份数字经济增速近年来名列前茅,充分说明欠发达地区可以抓住发展契机,超前谋划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。  

贵州贵阳作为全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,近年来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在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部署了“万物感知、广泛连接、存算一体、数字安全”四大支撑体系,以体系促应用,以体系聚产业,形成了技术多样、层级丰富、模式创新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供给格局,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稳固支撑。  

——建设数字感知基础设施,实现万物深度互联。通过打造人人、人物、物物互联互通的全域感知体系与物联终端数字化标识体系,改变了过去以人力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治理模式,充分发挥全域感知和精准识别的技术优势,实现城市数据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治理能力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,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建设覆盖全域的人脸识别出入系统,实现了对重点社区的精准化动态管理和疫情态势分析,降低了社区工作的强度,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。  

——提升通信网络基础设施,实现高速泛在连接。通过打造“双千兆城市”,形成“千兆入户、万兆入楼”的光纤覆盖格局;实施光缆扩容、智能管道新建工程,超前建设集约共享的通信管道网络,进一步提速互联网骨干直联点。推进5G网络及商用部署,结合垂直行业做好园区、校园、医疗、交通、楼宇及社区等场景的应用覆盖。如,贵阳市在小孟工业园区重点推进低时延、高带宽、广覆盖、可定制的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网络基础设施和区域性平台建设,构建了“设备数字化—车间数字化—工厂数字化—产业链数字化—生态数字化”范式,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新业态提供支撑。  

——建设存算一体基础设施,实现多元协同供给。通过优化绿色数据中心建设,构建边缘计算、云计算、超算协同的多层次计算体系;部署城市级数据中台及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平台,建设存储多元、算力开放、算法多样的存算一体化基础设施,为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云办公、云课堂、云社区等新兴产业提供完善的网络和平台支撑,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。贵阳市以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抓手,实施“中国数谷”建设,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层级、跨地域、跨系统、跨部门、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,数据要素市场的流通和交易日趋便利,有效推动了市域数字经济快速发展。  

——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靶场,实现数字安全可控。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风险来自数据安全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安全和发展双轮驱动,将数据安全理念贯穿到规划、建设、运营、维护和使用的各环节。贵阳市率先开展大数据安全立法探索,通过完善公共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机制,构建城市风险源监测与应急响应的综合性安全管控体系;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网络空间安全靶场,通过实网攻防演练、人才实训开展安全测评,保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安全、稳定与高效。  

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需要高质量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。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,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更要有系统思维,加强系统谋划。  

一是加强统筹规划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的业务范围广,涉及产业发展、社会服务以及城市治理中的各个细分领域,需要以系统性思维及系统工程方法论为指导,形成具有针对性、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,明确建设重点和优先顺序。既要加强与现有的传统基础设施的衔接,也要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考虑。  

二是创新投资建设模式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含量高、投资周期长,尤其要注重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,让更多的企业成为建设的主体,财政资金要发挥好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引导作用,鼓励不同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合作,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,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。  

三是加强风险防控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在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、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。要坚持效益优先,做好新基建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,加强成本收益评估,确保投资风险和成本可控。要防范项目重复建设、“新瓶装旧酒”等行为,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和评估,避免出现烂尾项目,造成无效投资、产能过剩和社会资源浪费。  

(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、挂任贵州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)

关闭窗口